“雙減”落地,華東師大家教中心停擺,但小志愿者公益家教不斷線

日前,華東師范大學家教中心官方發(fā)布《關于在“雙減”政策下的整改通知及退費公告》,計劃25日公布相關退費方案。讓大學生當老師、以勤工儉學為主的家教中心雖然停擺,但高中生當小老師提供公益性學業(yè)輔導并未斷線。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在位于上海浦東的華東師大二附中就有一群學子,通過線上志愿服務,與小學生等更小的小朋友“一對一”結對授課。
【不只會讀書,也能教點書】
在華師大二附中,校方要求每個學生在高中3年的學習生活中完成100個志愿者課時。通過與第三方機構合作,多樣化志愿活動中就包括面向中小學學生的志愿教育服務。每年學校號召成績優(yōu)秀、學有余力的學生自愿加入,常年規(guī)模保持在數十人左右;同時選拔資優(yōu)生擔任服務隊隊長,協調全隊志愿者事務,也負責對下一屆學生進行新一輪招新。
接受家教的學生及其家長,都通過第三方機構與學校取得聯系,引薦其與校內學生結成對子,形成長達兩年的“一對一”教學關系。“剛進學校的時候,學長學姐就向我介紹了志愿教學的活動,我覺得很特別,就參與了。”華二附中高一生小李正在帶教上海市民辦中芯學校五年級學生小吳,他說:“實際活動既有趣又有意義,我也堅持到現在,已經一年了!
“有時候,高中生學習生活比較忙碌,但是這種教學生活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放松。小朋友的腦洞,讓我覺得很有趣!睂W校志愿者服務隊隊長胡小函表示,“我有一次講到奧運會,小朋友給我來了一首《五環(huán)之歌》……小小的屏幕里歌聲傳來,讓我也輕松了不少!
【每周一次課,一次一小時】
每周五,剛從學校住宿生活回家過雙休的李同學就打開電腦,開始準備英語輔導課的教案。到了周日晚上8時到9時,李同學熟練地打開電腦,進入預定好的“騰訊會議”應用程序!耙话阄叶紩嵩10分鐘進會議室,確保提前放映一遍課件沒問題!遍_課后,打開準備好的課件進行屏幕共享,告訴小朋友“我們把課本和筆記本都準備好,開始上課了!
臨近“七夕”,李同學為小吳準備了一份特別的英文作業(yè):調查七夕節(jié)背后的故事。小朋友用英語娓娓道來牛郎織女相關的傳統(tǒng)文化,同時“小李老師”也跟他分析在牛郎織女故事里沒用主人公真名卻用職業(yè)名有何不同效果。“用英文表達人名有時候會重復,在我五年級班上有兩個同學都叫湯姆Tom,于是加上名字的首字母來區(qū)分他們!毙±钫f,“一小時的課堂上,我和小吳同學展開了激烈的中英文討論,他也給我很多不一樣的視角和思路!
“在教別人的同時,見證了別人的成長,給我?guī)砹藵M足!标犻L胡小函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在他講授的一次期末復習課上,正讀六年級的申同學對前一節(jié)課還不知道為什么的題目,都能講出一個“所以然”了,“這份努力讓我也更感受到這份志愿服務工作的意義!焙『硎,“在這里,我們作為學生教別的學生,這樣的快樂是平時難以體會到的!
【玩學在一起,能教學相長】
新的學期,志愿者服務隊準備了新的自愿登記課時表格。每月的最后一周,作為校志愿者隊的副隊長,胡瑋芝都要盤點一下隊內的課時登記表。胡瑋芝介紹,每次上課相當于10個課時。通過“騰訊文檔”分享功能,讓同學們在每次完成課程之后自行登記。
同時,志愿隊促進著“小老師”交流,定期舉辦一些在線聯誼活動,借助線上會議軟件工具,加深師生之間相互了解。他們通過白板來玩“你畫我猜”,通過私聊信息來玩“誰是臥底”游戲……其實,小老師和小學生的年齡差距并不大,在游戲里老師和學生也成了朋友。
“學在一起,也玩在一起。”胡小函表示,“自從我教的申同學唱了那首《五環(huán)之歌》,我發(fā)現現在很多中學生說的東西我也已經快聽不懂了,之后我也更積極主動跟比我小的同學聊學習聊生活,聊天也順暢了不少。”
據悉,在“雙減”政策背景下,這項志愿者家教活動還將持續(xù)下去。沒有任何報酬,卻能教學相長——不僅受教者,施教者也在接力式的志愿服務中提升了朋輩溝通能力,培養(yǎng)出責任心和愛心,用素質教育驅動成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