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民文
- English
- 網(wǎng)站無障礙
- 舉報
- 登錄
人民大舞臺 滬疆藝同臺
巴楚夜·滬疆情:舞臺之上,心跳同頻

七月巴楚的夜晚,微風習習。
巴楚鎮(zhèn)銀泰路社區(qū)的活動現(xiàn)場早已人頭攢動,當?shù)鼐用耜懤m(xù)進場 —— 白發(fā)蒼蒼的老人、活力四射的青年、天真爛漫的孩童,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期待的笑容,共同等候這場文化盛宴開啟。來自上海的文藝達人帶著海派的韻律,為巴楚獻上了首場“人民大舞臺?滬疆藝同臺”公益演出。
當健身社的郭洳言踏著《小城夏天》的動感節(jié)拍躍上舞臺,海派的活力瞬間點燃了現(xiàn)場。音樂如電流般穿過人群,巴楚的孩子們再也按捺不住,爭相跑上臺去,跟隨著音樂一同舞動,小小的身影在舞臺上綻放出純真的快樂。
臺下掌聲與歡笑匯成浪潮?!拔乙婚_始還擔心冷場,排練了三個節(jié)目以防萬一,”郭洳言演出后難掩激動,“現(xiàn)在看來,完全是多慮了!藝術真是最好的語言,它讓千里之外的心跳找到了同一個節(jié)奏。”
這節(jié)奏,不僅響在躍動的舞步里,也流淌在無聲的指尖上。
在眾多節(jié)目中,手語舞蹈《世界贈予我》更是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了這場文化盛宴中最感人的一筆。當海之韻合唱團舞者趙文娜帶領著團隊在舞臺上用手語演繹這首歌時,臺下有一位觀眾顯得格外特別。她眼圈濕潤的看著臺上的舞者,這個人便是巴楚的本地居民熱孜瓦尼古麗?阿布杜熱西提,一位聾人。熱孜瓦尼古麗?阿布杜熱西提來到現(xiàn)場,起初由于無法感知聲音而對演出有些“遺憾”,但當看到趙文娜嫻熟流暢的手語表達,她十分欣喜。
演出結束后,熱孜瓦尼古麗?阿布杜熱西提激動地走向趙文娜。她沒想到在這里能遇到會手語的人,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
趙文娜的雙手,曾為舞蹈而生,如今則成為了架設心橋的使者。多年前學習這門“冷門語言”時,她未曾想過會在萬里之外的巴楚,遇見一位因手語而欣喜落淚的姐妹。兩人雖初次相見,卻因手語這門世界共通的語言而溝通無礙。熱孜瓦尼古麗坦言當?shù)孛@人群體龐大,卻缺乏系統(tǒng)的手語教育,溝通常因“方言”差異受阻。這次邂逅,讓趙文娜心中埋下了種子:“未來,我渴望再來新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去療愈更多的人”
這場演出,遠不止這兩個動人瞬間?!渡虾V{》的吳儂軟語與《庫爾班大叔》的邊疆故事遙相呼應;詩朗誦《石榴花開滬疆情》字字珠璣,傾訴著如石榴籽般緊抱的深情;《新不了情》的歌聲里,白沙山與浦江共證情緣;海派旗袍的走秀《幾度燕兒回》,更在一步一韻中展開文明對話……每一個節(jié)目,都是黃浦江的柔波與塔里木河的奔涌在中華大地上交織共融。
當全體演員登臺謝幕,主持人葉丹的話語道出了共同的心聲:“今晚,我們以文化為舟,以情誼作槳,共渡滬疆交融的長河!”
“人民大舞臺”,正是文化潤疆最生動的實踐場域。它讓上海石庫門的溫情向新疆的葡萄架敞開懷抱,讓江南的婉約與西域的豪邁在同一個節(jié)拍中共振。舞臺之上,藝術的涓流無聲浸潤,悄然消弭著地域的阻隔與認知的差異;舞臺之下,心與心的共鳴匯聚成河,印證著中華民族共同體牢不可破的情感根基。
文化為舟,情誼作槳。每一次這樣的相遇,都在萬里山河間描摹著更深、更美的“同心圓”。這圓,由石榴籽般的緊密團結繪就,終將在中華家園的廣袤土地上,綻放出永恒的光華。(朱點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