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卓越復合材料1801班31名同學中,3名簽約名企28名考取碩士研究生
這些00后通過互助,100%落實畢業(yè)去向

又到畢業(yè)季,首批00后畢業(yè)生即將邁入人生新賽道。面對升學和就業(yè)的壓力,東華大學材料學院“卓越班”——復合材料1801班全體應屆本科畢業(yè)生給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全班31名畢業(yè)生,3人簽約知名企業(yè),28人被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等知名高校錄取,繼續(xù)攻讀碩士研究生。這群00后中有科創(chuàng)達人、上海市游泳冠軍等,他們通過朋輩互助,攜手參與各類競賽和實踐,共同尋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一群人互相激勵才能走得更遠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朋輩互助讓這個班級的不少人“逆襲”,從而成就了最終這份亮眼的“成績單”。
已被天津大學錄取的王雨欣績點名列前茅,而大一時她的成績只能算一般!鞍嗉壞阕肺亿s、比學趕幫的氛圍讓我不敢松懈!帧σ膊粔,我得付出十二分!蓖跤晷栏嬖V記者,當她想松懈時,同學就會拉著她一起去自習,和她一起分析學習中遇到的難題。
吳思賢是大二轉(zhuǎn)專業(yè)“半路”進入“卓越班”的。起初,他的專業(yè)學習比較吃力,但同學會帶動、督促他,今年他順利申請到了香港城市大學的碩士研究生。
四年前剛?cè)雽W時,班長趙小樂就和同學一起討論制定各種“班規(guī)”,大家一起學習、做科研、寫論文、參與各類比賽,誰都不能落下。
四年間,班級成員發(fā)表高水平論文5篇,累計獲校內(nèi)外各類獎學金60余人次,國家級、省部級獎項80余人次,在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項目中獲國家級立項5項、上海市級立項16項。
不做“書呆子”,盡早尋找到自己的方向
00后的大學生活絕不只有學習,“神仙班級”每個人都不是“書呆子”,他們在共同參與科創(chuàng)競賽、社會調(diào)研、志愿服務中,早早尋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
已被北京大學錄取的沈佳悅就是從科研走向應用的典型。大二時,他申請并主持了1項國家級科創(chuàng)項目,并和同班同學一起完成直接墨水書寫(DIW)3D打印水凝膠支架、環(huán)境監(jiān)測無人機等實踐項目。他還是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多項活動的志愿者,累計服務時長超100小時。
同樣,將進入上?萍即髮W深造的梁宇航是一名體育健將,曾代表學校參加上海市大學生游泳錦標賽,并獲得1金1銀1銅的好成績。
在這群00后畢業(yè)生中,還有一名退伍大學生高鳴嶼。2018年,他參軍入伍后,作為戰(zhàn)斗員多次被派遣執(zhí)行任務,身體也因此負傷,但是,綠色軍營也讓他更多了一份歷練。2020年,接到鄱陽湖抗洪搶險任務,有傷在身的高鳴嶼咬牙堅持到任務結束。重歸校園后,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如今被推免至浙江大學攻讀研究生。
科技報國的理想成就年輕人的發(fā)展
“卓越班”在今年就業(yè)難的情況下能有如此收獲,也得益于學院一流人才培養(yǎng)體系。學院實施博導班主任“1+1+1”計劃,為每個班級配備1名博士生導師擔任班主任,配備1名青年教師、1名管理骨干教師,形成“學術引領+成長導航+管理服務”相結合的育人模式,擔任班主任的是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博導王華平教授。
從重大工程中的材料發(fā)明和突破,到生活中的材料應用,乃至中國“材料人”的使命,王華平和授課老師用科學點燃學生科技報國的理想。推免至復旦大學的張夢蕓深有感悟,“一次專業(yè)課上,老師組織專題討論我國在復合材料領域取得的成就,碰撞交流中,我們掌握了復合材料的前沿知識,增加了民族自豪感,又激發(fā)了學習熱情”。
學院還推行“六個百分百育人體系”,其中包括100%本科生進課題組進行科創(chuàng)訓練,100%科研儀器設備向本科生開放,100%本科生進入校外實習實踐基地進行工程訓練等!按髮W四年,我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實驗室,雖然辛苦,但特別值得。如果沒有真正做過課題、沒有和老師深入交流,我就不知道做科研是怎么回事,更不會堅定地選擇讀研!币呀(jīng)推免至浙江大學的郭司淼,最感激的就是他在民用航空復合材料課題組里收獲了成長。
(來源:文匯報 記者 儲舒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