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校園舌尖上的文明-——上海各級學校食品宣傳教育工作有效推進

民以食為天,教以育為先。食品宣傳教育,可以讓學生們了解基本食物和食品知識,對食物產(chǎn)生興趣和思考,掌握飲食生活的必需知識,并培養(yǎng)健康的飲食習慣,拒絕舌尖上的浪費;“食品宣傳教育”亦能讓學生感知生命、感恩擁有,讓他們學習付出和收獲、得到和珍惜、回報和感恩。
上海,正努力通過食品宣傳教育,守護校園舌尖上的文明。
◆◆◆上海市寶山區(qū)彩虹幼兒園:
分析問題找原因,自助餐上下功夫
“平衡膳食,讓孩子吃得健康”一直是幼兒園膳食管理的基本要求。幼兒園在推進平衡膳食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科學配菜、合理烹調(diào),同時還要注重孩子的口味和喜好,讓孩子體驗到不一樣的形式和美味,讓他們在文明和諧的氛圍中愉快進餐。
如何均衡幼兒膳食營養(yǎng)、充盈幼兒膳食種類、調(diào)節(jié)幼兒膳食機制、培養(yǎng)幼兒飲食習慣?上海市寶山區(qū)彩虹幼兒園每月為幼兒準備一次自助餐——通過孩子們的自助聚餐行動獲取參考信息。
幼兒園在實施過程中發(fā)現(xiàn),幼兒對食物缺乏興致、挑食、搶食、浪費食物等現(xiàn)象屢見不鮮。
為何如此?彩虹幼兒園開始進行一個學期的現(xiàn)場觀察和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了食堂調(diào)味品使用重復導致口味接近、菜品選擇面窄難以激發(fā)幼兒多元化飲食需求、強調(diào)吃完忽視飲食文化熏陶、幼兒自主能力弱依賴成人幫助等原因。
據(jù)此,幼兒園重新思考自助餐活動對于觀察幼兒飲食及文明用餐情況的意義,以“主題自助餐”的方式豐富自助餐內(nèi)容,以自助餐為途徑,促進幼兒養(yǎng)成健康飲食、合理飲食、文明飲食的良好習慣,讓幼兒飲食從“自助”向“自主”轉變。
通過研討與實踐,幼兒園推出了“四類主題自助餐”,即:動畫主題餐、能量主題餐、節(jié)日主題餐、DIY主題餐。
幼兒園把孩子們最為喜愛的卡通形象作為餐點主題,設計成動畫主題餐,搭配相應餐品與樣式;依據(jù)幼兒當日的活動強度、能量消耗情況設計能量主題餐,鼓勵幼兒按照個體需求,有選擇地吃、均衡地吃、適量地吃,有意識地形成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識。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北蔡鎮(zhèn)中心小學:
強推廣公筷公勺,主題活動三步走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以來,提倡餐桌上使用公筷公勺,這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都非常有必要且具有意義。浦東新區(qū)有50萬中小幼學生,每個學生家庭既是推進使用公筷公勺的重要陣地,也是青少年“食品宣傳教育”文化的行動始發(fā)站,更是浦東新區(qū)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北蔡鎮(zhèn)中心小學的食品宣傳教育工作,從推廣公筷公勺入手,組織開展了“舌尖上的‘食品宣傳教育’文化 公筷公勺分餐行動”系列主題活動,分三階段幫助學生們養(yǎng)成用公筷公勺的好習慣。
學校在第一階段結合線上上課的實際情況,發(fā)動倡議,并安排校班會(午會)課,由班主任向?qū)W生進行“公筷公勺來我家”主題宣傳和活動倡議,循序漸進地讓孩子們從提出問題和思考、探究答疑和解惑,到了解熟知并使用“公筷公勺”專業(yè)知識和社會意義。目前,第一階段的班級午會課學生參與率達到100%。
針對一至五年級學生的不同年齡段,學校在第二階段設計三大類活動項目:一、二年級開展“我家的餐桌文明”創(chuàng)意繪畫作品和創(chuàng)編兒歌或宣傳語配繪畫作品;三、四年級開展“公勺公筷好在哪兒”科普小報;五年級開展“我家使用公勺公筷的故事”主題征文。目前,收集各類作品400多件,班級學生平均參與率達95%以上。
最后,學校利用微信公眾號進行活動宣傳。推出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活動成果,以校級展示評獎、班級全員參與投票評選和全體爭學!敖】敌∵_人章”活動相結合,讓全體師生、家長一起分享活動的喜悅,進一步增強使用“公筷公勺”的責任意識,倡導學生家庭共同養(yǎng)成文明健康的用餐習慣。
食品安全事關學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學校倡導師生、家長積極參與食品安全治理,加強對禁食野生動物、公勺公筷、分餐制、飲食習慣培養(yǎng)等內(nèi)容的健康引導,弘揚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美德,倡導科學的飲食習慣,并將此作為食品宣傳教育內(nèi)容,受到家長、學生的理解和支持。
◆◆◆上海市延安初級中學:
升旗儀式談食品宣傳教育,研究報告提建議
為了營造學生科學飲食新風尚,上海市延安初級中學深挖“食品宣傳教育”內(nèi)涵,并在2020學年,以“愛糧節(jié)糧”為主題,開展一系列“食品宣傳教育”工作。
學校利用升旗儀式,多次對全校學生開展“愛糧節(jié)糧”主題教育,把愛惜糧食、珍惜糧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告訴每一位學生,并組織觀看自制“文明用餐”微視頻,聽學生發(fā)表演講。
為激發(fā)學生參與“大手牽小手 爭當‘光盤俠’”主題活動的積極性,學校主動推出了“光盤俠”征章活動。通過“光盤俠”獎設計章、“光盤”打卡等系列活動,讓學生參與到食品宣傳教育中來。
在校園食品宣傳教育的氛圍下,學生代表通過一周的調(diào)查研究,形成了《延安初中(總校)午餐浪費情況研究報告》,向?qū)W校食堂和同學們提出了中肯建議,提升了學生在食品宣傳教育方面的自主管理和參與意識。
除此以外,學校還建立了一套三級檢察監(jiān)督機制,邀請學生、家長、教師共同參與到學校的相關教育活動中。通過定期或隨機檢察的方式,對學!笆称沸麄鹘逃惫ぷ鏖_展成效進行評價。家長們從原材料到烹飪、再到配餐,不放過任何細節(jié),進行了完整的督查,最后還品嘗了學生午餐。之后,家委會給學校提出合理化建議。
值得一提的是,從2017年起,校長定期隨機進班與學生共進午餐,后因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斷了這一傳統(tǒng);如今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時段,學校及時恢復了“行政陪餐制度”。許軍校長曾表示:“陪餐是做好食品安全、保證食品營養(yǎng)的一種手段,但比那個‘陪’字更有意義的,是一起吃飯及飯后大家的交流。借這個機會,能增進校長、教師對孩子真實感受的了解!迸悴,也是食品宣傳教育的一部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