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所知名大學內(nèi)有一處“網(wǎng)紅景點”,建筑啟用前還發(fā)生了一件事……

歷史上著名的光華大學校舍在“淞滬會戰(zhàn)”中幾乎毀于一旦,如今僅剩一間約286平方米的平房,就藏身于延安西路1882號東華大學校區(qū)。十年前,東華大學校友何志平出資數(shù)百萬元,將這間平房修建成“校友之家”;2021年,他再次資助300萬元對其進行再次更新。在剛剛過去的東華大學70周年校慶期間,這處紅色遺址成了校友返校紛紛打卡的網(wǎng)紅景點。
何志平校友股份捐贈儀式暨“校友之家”重修啟用儀式
“校友之家”是東華大學校園里歷史最悠久的建筑,也是光華大學現(xiàn)存唯一的遺址,2017年4月被列為長寧區(qū)文物保護點。
2011年,東華大學建校60周年之際,機制79級校友及由機制79級何志平校友創(chuàng)辦的中國華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捐資,為母校改造舊有之光華樓及車庫,建成東華大學“校友之家”,寄托了他對母校的感恩之情。
2021年,校友何志平慷慨捐贈其名下中國華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股份70萬股(市值4900萬元),用以支持學校的建設(shè)與發(fā)展;并再次捐資300萬元對“校友之家”進行二期改造,融合歷史遺址、校友文化、溫馨的家等多重內(nèi)涵,實現(xiàn)對其周邊人文景觀環(huán)境與室內(nèi)功能的優(yōu)化和提升,為母校70周年校慶獻禮。
“從1979年到1986年,我在東華校園里度過近七年光陰。無論人生走到哪一步,大學始終是我們?nèi)松牡咨,是夢想起飛的地方!10月16日,何志平回到母校參加慶祝建校70周年系列活動,再一次站在光華樓“校友之家”前,何志平說出了修建的初衷,“很單純的想法,就是希望校友返回學校,有一個地方可以坐一坐、喝喝茶、聊聊天、讓校友們追憶青春年華、永續(xù)薪火傳承。”
現(xiàn)在這間平房里,早已沒有了炮火紛飛,取而代之的是母校與學子之間深深的牽掛!靶S阎摇苯ǔ珊螅鲗眯S褌冑浰妥之、掛毯裝飾等,在這并不算大的一方天地里精心擺放,隨處可見校友對母校的拳拳之心。十年來,“校友之家”先后接待數(shù)百個班級、上萬人次的返校校友,真正成為了海內(nèi)外校友溫馨的家和校友返校打卡的網(wǎng)紅景點。
東華大學“校友之家”現(xiàn)狀(外部景觀)
延伸閱讀:光華大學校舍變遷
● 1925年“五卅”慘案發(fā)生后,圣約翰大學校長卜舫濟強行阻止學生組織聲援斗爭,553名學生和19名華裔教師憤然離校,放棄當時素有“東方哈佛”之稱的圣約翰大學的學籍與教職,在學生家長王省三、許秋帆、張壽鏞等人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歷時三個月建成光華大學。
● 當年9月開學,共收學生970人,課程編制均參照國內(nèi)著名大學建設(shè),如此規(guī)模和速度堪稱學界奇跡。次年9月,光華大學遷入大西路新校址(現(xiàn)延安路校區(qū)所在地),校舍建筑面積曾一度達1萬余平方米。
1926年光華大學遷入大西路新校址,圖為當時光華大學校門
●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zhàn)”爆發(fā),11月中旬大西路校址淪為戰(zhàn)區(qū),大部分校舍慘遭日軍炮火焚毀,只剩下這間平房。1947年,私立上海紡織工業(yè)?茖W校搬遷至此舊址辦學。后經(jīng)院系調(diào)整,1951年華東紡織工學院(東華大學前身)在該址成立,之后這間平房一直作為實驗室使用。
該建筑當時曾作為東華大學實驗室使用
(來源:上海長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